摘 要:建設高水平特色專業是提升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主要途徑。365bet投注體育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依托區域釀酒產業資源優勢,搭建釀酒技術服務平臺,改善辦學條件,創新 “雙線遞進、學做一體”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實現專業與產業有效地互動,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建設實踐表明,區域產業資源為特色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服務區域產業中形成專業特色,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是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的有效模式之一。
關鍵詞:高職教育;特色專業;校企合作;產業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單元是專業,高職院校辦學水平和特色主要通過專業來體現。特色專業是指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優于同類學校的獨特優質專業資源,體現出獨特性、區域性和優質性。特色專業就是學校的品牌,是學校對外示范輻射的“窗口”,更是學校辦學理念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2011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實施《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指導思想是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整體提升專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為國家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輸送大批高端技能型
專門人才。2014年12月,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職業院校要緊密對接各類經濟帶、產業帶和產業集群,建設適應需求、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專業群。因此,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成為高職院校創建特色專業的必然選擇。
365bet投注體育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于1998年設置,2008年被列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2010年被教育廳批準為“省級特色專業”,201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近幾年來,該專業主動適應區域釀酒產業的發展需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初步建成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專業。
一、對接產業地方集群,彰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產業的特色
(一)對接區域產業集群,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處于區域優勢產業集群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必須立足區域經濟開展校企合作。借助區域產業集群優勢品牌,做強區域特色專業,不斷增強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的吻合度和同步性,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是寬口徑專業,涉及發酵、食品、制藥、環保等多個行業。近幾年,徽酒陣營涌現出古井、口子、迎駕和金種子多家大中型釀酒企業,學院抓住徽酒戰略崛起的機遇,積極對接區域優勢釀酒產業,將專業定位在釀酒方向,彰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產業的特色。
(二)開展訂單培養,培養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訂單培養”是推進專業與產業對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有效途徑。以訂單班為紐帶,深化校企合作,培養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大批高技能人才,促進校企文化融合,促進人才培養水平與就業質量持續提升。同時,開展服務產業的技術培訓與認證。2010年,學校與安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聯合立了“華潤雪花啤酒班”,簽訂了《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協議書》,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四屆。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了訂單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內容,訂單企業定期選派技術專家走進課堂,啤酒生產技術、啤酒生產設備、企業文化等訂單課程,突出了職業特點,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與崗位的需求實現“零距離”對接,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該企業就業。
(三)搭建技術服務平臺,提升服務產業水平
365bet投注體育以
微生物技術省級示范實訓中心為支撐,積極聯合安徽金種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王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潤雪花啤酒阜陽分公司等多家地方釀酒企業,組建阜陽市釀酒工業研究會和阜陽市釀酒重點實驗室,構建釀酒技術創新服務平臺,該平臺成為集教學、科研、人才培訓、技術開發、社會服務于一體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訓和技術服務基地。近幾年,依托產業技術服務平臺,圍繞本地白酒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產學研項目12項,其中,省級項目5項,幫助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緊扣產業升級發展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實施“雙線遞進、學做一體”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為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及高職人才培養定位的轉變,把素質教育與專業能力培養相結合,不僅從崗位的需求出發,而且還要從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術消化、吸收、創新能力的需求出發,作為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的核心理念,使其成為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
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創新實施了“雙線遞進、學做一體”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工學結合項目為載體,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的原則,學中做,做中學,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其中,“素質主線”通過四個階段遞進培養,即基本素質、專業素質、崗位素質、綜合素質;“能力主線”通過四個層次提升,即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崗位能力、綜合能力。
第一學年,第1學期,通過公共基礎平臺課程和職業基礎技術模塊課程,主要進行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培養,第2學期,開始融入專業核心模塊課程,強化微生物技術、白酒生產技術等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第二學年(第3、4學期),以白酒生產和啤酒生產為2大主干項目,強化職業素質(能力)和專業素質(能力)培養,專業核心課程產品分析檢測技術貫穿始終,教學組織和實施在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室、綜合仿真實訓室、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交替完成。
第三學年,主要進行崗位素質(能力)、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第5學期(前12周),學生在校內綜合創新技術平臺進行綜合項目開發實訓,包括創新能力培養、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等。第5學期(后6周)至第6學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教學組織和實施主要在校外實訓基地完成,著力培養崗位素質(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
(二)構建“模塊+項目”的素質、技能遞進式課程體系
滿足學生就業和職業生涯不斷發展的需要,構建了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崗位技能為導向,設計了素質、技能雙線遞進式項目課程體系,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課程體系具體如下:
基礎模塊:在第一學年進行,旨在構建系統的職業技能體系。包括化學技術、微生物技術、化工單元操作技術和生物化學技術四個模塊。
工學結合生產項目:在第二學年進行,采取項目化教學形式,在基于工作過程的生產實訓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崗位能力。包括啤酒生產和白酒生產兩個工學結合項目,首先在校開展白酒生產項目化教學,然后到古井貢酒、華潤雪花啤酒等企業進行輪崗實訓。
拓展項目:在第二、三學年穿插進行,旨在拓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機會。包括微生物制藥生產項目、食用菌生產加工項目、有機酸生產項目和調味品生產項目。
創新項目:在第三年級上學期結合畢業論文完成,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包括水果啤酒研制、保健白酒研制、果醋研制等項目。
(三)與釀酒企業生產周期同步,實施“分階段”崗位實習
白酒企業在春節前屬于生產旺季,啤酒企業在7、8月份屬于生產旺季,而此時教學安排恰逢在寒暑假期,為更好地與企業生產周期同步,將一次性的集中頂崗實習分解為四個階段進行,即企業認崗見習、假期跟崗實習、工學結合項目輪崗實習和就業綜合頂崗實習培養。在合作企業真實的崗位上,逐漸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崗位能力。
(四)引入釀酒企業具體生產項目,采取“項目引領,實境訓練”教學模式
將安徽雙輪酒業、安徽華潤雪花啤酒等企業具體釀酒生產和檢驗項目引入教學中,在學校生產性實訓室和校外實習基地,通過“項目引領,實境訓練”教學模式,實行教學內容任務化,教學環境車間化、教學實施項目化、課程作業產品化,實現教學做合一。
三、利用區域產業資源優勢,強化專業辦學條件優質性特色
整合利用區域產業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實訓條件優勢,大大推進了教學條件的改善,為特色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校企互通,打造一支高水平“雙師型”教學團隊
整合利用區域產業人才優勢,打造專兼結合,產業特色突出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擴大教師隊伍在行業企業的影響力和輻射能力。一是聘請行業企業負責人兼任專業帶頭人,同時培養校內專業帶頭人擔任行業協會職務,增強行業影響力;二是聘請企業技能大師在學校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技術合作及校內生產性實習室建設等方面開展積極合作。三是在企業建立“教師駐企工作站”,受聘擔任企業兼職工程師、技術顧問等途徑增強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四是安排專任教師到企業生產一線鍛煉,使教師能及時掌握新技術;五是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來校兼職上課,承擔實訓教學任務,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50%以上。
經過幾年建設,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課教學團隊先后2名教師獲得高級釀酒師職業資格證書,4名教師獲得食品檢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2名專業教師被安徽古井貢酒、安徽金種子釀酒有限公司、安徽文王釀酒股份公司等企業聘請為兼職工程師。聘請高水平的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有4名國家白酒評委和3名安徽省酒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擔任本專業兼職教師。2014年獲“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二)校企聯動,共建多功能實習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是服務產業的載體,在實訓基地里,教師能及時掌握引進企業的生產需求,明了企業技術的革新方向。與企業共建共享校內生產性實訓車間(校中廠),分別與安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和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啤酒實訓車間和白酒車間兩個生產性實訓車間。制定了生產性實訓車間運行管理辦法,組建了啤酒和白酒兩個生產性實訓項目組,并申請批準為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成員由專業教師、企業兼職教師和學生組成,采取項目負責人管理制,按市場化模式運作,為學生提供啤酒、白酒生產項目教學實習、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銷售。培養和提高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安徽金種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阜陽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校外建有工程技術實踐教育中心(廠中校),通過合作企業的實踐教育條件建設,使各生產車間、工段能滿足學生實踐教學和合作企業職工培訓要求。此外,與企業人員共同進行產學研課題研究,協助企業完成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應用,推動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密切合作。
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經過幾年建設,實現專業與產業有效互動,項目教學與技術應用開發實現了對接。微生物技術實訓中心遴選為省級示范實訓中心,與多家釀酒企業共建省級釀酒技術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四、結語
微生物技術及應用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緊緊圍繞產業行業人才需求“走”,緊貼企業崗位需要“轉”,實現職業教育與服務產業的緊密對接,企業生產與人才培養互動發展,可以有效地激發高職院校辦學活力,促進人才培養水平與就業質量不斷提升。近幾年來,舉辦微生物技術全國骨干教師培訓班2屆,承辦全省微生物技術職業技能大賽、阜陽市工業分析職業技能大賽。畢業生“雙證”獲得率達100%,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對口就業率在85%以上。榮獲全省微生物技術職業技能大賽中團體一等獎2項。因此,在服務區域產業中形成專業特色,是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的有效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明杰.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職教論壇,2014(15):64-68.
[2] 周建松.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理論與探索[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35-40.
[3] 劉賢賢,莫緒,陳鋼.高職高專生化制藥技術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26):198-201.
[4] 王明躍,廖洪梅.高職院校分階段頂崗實習模式的實施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0):153-155.
[5] 王軍,龔小松,沈大剛.在服務區域經濟建設中錘煉專業特色--創建“園林”國家級特色專業的實踐與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2011(11):90-92.
本文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重大教學改革項目“地方高職院校構建產學研平臺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4zdjy157);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釀酒技術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項目編號2013sjjd038);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微生物技術及應用特色專業”(項目編號20101336)。
轉引自《365bet投注體育學報》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