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反觀今年的招生錄取情況:一方面是高考參加考試的人數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卻是招生計劃持續增加,再加上近年來高中畢業生成長道路的“多元化”趨勢,終于“煉成”不斷創出新高的錄取率。不過,高錄取率的背后,各種新矛盾也接踵而至。
今年多省高考錄取率創新高
江蘇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近日順利結束,該省高考錄取率首次定格在“80%以上”,不僅超出78%這一原先預計數據,也創出了歷史新高。
而在全國其他多個省份,今年高考錄取率也創出新高。今年北京市高考錄取率超過了80%,其中本科錄取率首次超過50%,高達54.9%,比去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上海今年高考錄取率超過85%,較去年再升一個多百分點。此外,浙江為83.8%,山東突破80%,重慶達78.55%,云南超過70%,安徽也達到了創歷史的67.3%。(新華網,2010-9-3)
高錄取率 VS. 低錄取線
高考錄取率過高的背景是錄取線過低。如今年專二院校錄取線一降再降,先是160分,后又降到120分。這么低的入學門坎,使得許多中學教育沒達到要求的學生進入了高校。(新華網,2010-9-3)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廣東,廣東省招辦于8月24日為一批仍有缺額計劃的高職院校再次征集志愿,并進行第三次錄取。征集志愿的資格線為:文科200分、理科200分。這意味著廣東考生200分也能上大學?。ㄈ嗣窬W,2010-8-27)
高錄取率 VS. 優質教育資源
高錄取率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在80%以上的高錄取率面前,“上大學”的焦慮緩解了,但“上好大學”的焦慮,卻在社會上依舊存在且愈演愈烈——高錄取率為更多人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但是優質教育資源依舊是稀缺品。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已成為“高錄取率時代”學生和家長關切的主要問題,也成為高校和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南京師范大學課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郝京華】 在大學生找工作日漸艱難的背景下,以前持“有個學上就已經不錯”想法的一些家長,已經逐漸生出“上個好大學、以便將來找工作”的念頭。
【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 龔放教授】 大眾化教育并不代表粗放經營。高校應重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及時給這些學生進行補償教育和“再加工”,否則最終提供給社會的可能會是“不合格產品”,也將影響高等教育的公信力。
高錄取率 VS. 就業率倒掛
大學一直被視為改變命運的場所。而今,大學擴招已經迎來第十一個年頭,在過去十年里,大學招生規模以年均約30%的速度遞增。但是,拐點已經顯現:當大學過多受制于統一招生制度、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專業學習深度不夠等綜合癥并發的時候,大學還能改變人們的命運嗎?在江蘇、河南、山東等地,就業率倒掛成了一種并不罕見的現象,研究生不敵本科生、本科生不如??粕?、??粕炔贿^職校生。(《小康》,第9期)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儲朝暉】 就業率倒掛的現象很不正常。這說明研究生的招生量與社會實際需求以及高校的培養能力都沒有很好的結合,許多人考研是學歷導向拉動的結果。一定要讓教育回到本位,有一句話是“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學歷只是給別人看的,而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一個人的素質。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胡瑞文】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階段,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也由過去的主要培養高級人才轉變為包括高、中、初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內的各級各類人才和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各級各類高等學校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要更多地降低重心,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生產第一線,縣鎮和農村培養各行各業的建設者。一部分高校追求研究型、綜合化和各項評比指標,比較注重學校的自我發展;怎樣和企業、行業合作,怎樣為企業培養實用人才,怎樣加強產學研結合,花的精力還不夠。應該強調學校要辦出行業特色、職業特色。高校一定要有明確的行業服務目標,要多和行業、企業交朋友。